市场化转型 激活一池春水——滨海新区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
组织孩子们搭起帐篷夜宿滨海科技馆,体验“科学奇妙夜”,这家全国第二例实现市场化运营的科技馆今年暑假创收500万元,同比增长14%;
联手国内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生态运营企业,利用区域闲置土地,建成“光储充放检”一体超级充电站,为市民的爱车提供10分钟快速充电;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2023年科技创新投入资金总计8230万元,同比增长110.8%;
……
这些生动场景都发生在滨海新区的国资系统。滨海新区国资系统大部分企业都是随2009年滨海新区成立以后建设新区需要应运而生的,主要职责多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及建设,业务上、机制上都与市场离得远。
“滨海新区国资委近年来积极推进国资国企组织形态、经营机制、管理体系的系统变革,着眼市场化、现代化、法治化、专业化方向,不断塑造新优势新动能,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滨海新区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吴晓航介绍说。
自2019年以来,546户纳入滨海新区区属国资监管的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幅超过9%。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40.46亿元,同比增长31.45%;实现利润总额18.44亿元。缴纳税费39.62亿元,占全区的8%。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缴纳税费同比增长38.45%。
啃“硬骨头”改机制
滨海新区所属国企按照监管方式大体分为三类,即归口滨海新区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包括滨海建投集团、海泰集团、天保集团、生态城投资公司等4家集团;涉及经开区、保税区、高新区、东疆港、生态城等5个开发区的分级管理企业;滨海国投公司、土地公司、文投公司、担保公司等滨海新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滨海新区各级国企总数达到上千家,资产体量约为1.2万亿元。国有企业监管层级较多、市场化业务较少、传统业务占比较大,这些都是深化国企改革的痛点难点。要转型,就需要啃‘硬骨头’、涉‘深水区’,以思想变革推动机制变革、动力变革。”吴晓航说。
紧贴市场,提升效率,从推动公司治理开始。
滨海新区国资委从2023年开始探索“出资企业派出1至2名董事+选聘1至2名专家人才”的方式,在重要子企业构建高水平的外部董事团队,切实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先后选取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工商银行天津分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海合安集团、长芦海晶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泰达律师事务所等高校和专业机构的高级人才补充进外部董事人才库。目前,人才库已经达到近170人。”吴晓航介绍说。
目前,全区纳入董事会应建尽建的96家各级企业全部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区直属企业重要子企业新的外董配置模式已初步建立。
在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方面,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市场化选聘工作扎实展开,做到人岗相适、能上能下。以东疆控股为例,其以聘任制经理层和职业经理人改革为牵引,梳理出干部聘任、绩效考核等制度12项;滨海国投公司在所属企业中综合运用超额利润分享、降本增效和重点项目激励等方式,大大提高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个老小区在2023年9月创下全市非首销楼盘冠军,另一个延期交房十几年的项目也在2024年元旦前交了房。
截至目前,全区19家一级企业全部制定经理层成员改革方案,纳入改革的217家企业全部实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引进职业经理人38名。在区直属一级企业层面充分实现按业绩取薪酬和强激励、硬约束,2023年以来,企业负责人最高薪酬和最低薪酬比达到100∶59。滨海新区城建集团、供热集团先后按照降本增效、超额利润分享和落实重点项目的市场化激励方案兑现2023年的奖励425万元。
锚定市场推转型
鼻端吻部微微向上撅起的猪鼻蛇;前半身似兔、后半身似鼠的毛丝鼠,学名竟然叫“龙猫”;长得与枯树枝一模一样的竹节虫……这些隐藏在热带植物丛中的奇怪动物,无一不让参观的孩子们惊叹连连。
孩子们参观的展览是滨海科技馆暑期从厦门科技馆引进的“虫现江湖热带雨林”科普展。展览中盾甲蜥、睫角守宫、鳄鱼、玉米锦蛇、南洋大兜虫等46种动物,棕榈科、芭蕉科、百合科、天南星科等47类植物全部为活体,孩子们置身其间,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这个展览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对自然奥秘探索的无穷兴趣。”一位参展的妈妈告诉记者。展览自今年7月19日在滨海科技馆开幕以来,截至8月底,短短40多天就接待市民2.1万人。
“科技馆2019年10月开放以来,累计客流量230万人次。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展研学活动,孩子们不再是走马观花逛展馆,而是在我们的带动下,分不同年级、不同认知学段在科技馆内探索太空奥秘、研习机械操作、认识人工智能。一年多的时间里,共有79所中小学校的10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到我们的研学活动中来。”滨海科技馆馆长沈劲蓉介绍。
滨海科技馆作为滨海文化中心的一部分,归属于滨海文投公司管理。“作为区域国有文化企业,滨海文投高标准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率先在滨海新区国资系统内开展干部竞聘,完善企业收入分配改革,从而有效激活发展的一池春水。2023年,我们文投公司经营收入过亿元,利润较2021年翻了一番。”滨海文投公司副总经理于川介绍说。
不仅是滨海文投公司,滨海新区商投集团由于改革而实现大跨越发展同样令人注目。这家2015年由整合原塘汉大国有商业类企业而来的国有集团,全资、控股、授权管理企业44家。尽管商投集团是滨海新区国资委直属企业中唯一一家充分参与竞争的市场类企业,但在市场化转型前业务单一,2022年以前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左右,主要是酒店、商场等投资性房产出租性收入。
“2022年滨海新区揭开新一轮国企深化改革大幕,我们商投集团找准要争当区域一流民生商业综合服务商的企业定位,在管好资产基础上,向着民生、教育板块发力。”滨海新区商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忠群告诉记者。
树立以实绩为导向的用人标准,完成全员竞聘,建立起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组织架构、薪酬考核体系……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2023年,商投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311.57万元,同比增长59.86%;2024年,营业收入有望超过1.3亿元,预计实现同比增长56.41%。
“今年,我们的市场化收入占比将超过50%,完全扭转了过去以房产出租收入为主的经营局面。”刘忠群说。
围绕市场化转型,滨海新区狠抓人才培养,着力解决能干、会干的问题,滨海“国资国企”大讲堂邀请行业领军人物培训3500人次,培训内容涉及资产盘活、全面注册制改革与国企上市、新公司法、淡马锡模式等;组织优秀人才到央企和行业头部企业调研学习;选派优秀管理者到武汉、成都、苏州等文旅企业交流挂职。
围绕市场化转型,滨海新区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出台“金种子”计划,推动滨海国投公司与特来电合作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与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共同打造“医脉基金”,促进文旅公司与武汉腾旅科技公司合作共建文旅一票通业务。
围绕市场化转型,滨海新区国资委出台优化容错免责事项清单和租售激励指导意见,为企业提供有力政策支撑。其中,鼓励企业大胆探索房东变股东、租金变股金、资产证券化等盘活新模式,做好增量文章。继2022年、2023年连续2年超额完成资产盘活任务后,今年上半年,区属国企房产土地盘活收益累计实现50.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63.25%。
8月29日,滨海建投集团旗下二级公司天津滨海新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被授予主体信用AAA评级,这是天津市首家被评为AAA的产业投资运营类企业,也标志着滨海建投集团正式获得母子公司双AAA信用主体认定。
“这个喜讯充分证明了资本市场对滨海新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的信心。今年7月,滨海新区又获国务院若干支持政策,这些都是我们滨海新区继续搞好国企改革的强劲动力,也无疑更加坚定了我们进一步推进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吴晓航说。
(记者 吴巧君)
责任编辑:李娜
来源:天津日报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国资委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34
联系方式:022-66896957